欢迎访问学校大全网--一站式择校服务平台
九江市同文中学
400-9609-559

九江市同文中学简介

作者:本站来源:国际学校大全网时间:2017-10-13 11:10:25

   九江市同文中学,又名九江市第二中学,是江西省一所著名学校。前身为私立同文中学和私立儒励女子中学(分别创办于1867年和1873年),是美国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批教会学校。也是京师同文馆(现北京大学)在九江的分馆。几经历史变迁,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两校并于1951年合并为“省立浔阳中学”,后更名“九江市二中”,是江西省首批被确定的优秀重点中学。2002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“同文中学”校名。其南枕甘棠之滨,北邻能仁古刹,前瞻匡庐秀色,后闻长江惊涛,至今已历149年。

  同文历史
  九江,匡庐拥翠,彭蠡渔歌,长江通途,物阜民淳。历史上,人物荟萃,文化发达,享有“真如过化之地,文章节义之邦”的美誉!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,是近代九江历史开始剧变的年代。近代九江,依据1858年《天津条约》,开埠通商。开埠后的九江在与外商的竞争中,近代经济在发展;在欧风美雨的洗礼下,中西文化在交融,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。同文中学和儒励女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。
  140年前,1867年,美籍卫理公会传教士赫尔利和陶理从福建来到九江,他在九江租界地城外土桥口(就是现在的湓浦路)建立教室,创办了“埠阆小学”。1881年,美籍德人传教士库思非来到九江,掌理埠阆小学校务,并在新选的校址广植花木,开辟操场,建筑校舍,充实设备,正式兴办小学、中学两级体制的学校,取《中庸》中“普天之下,车同轨,书同文”之意,取名为“九江同文书院”。1905年,同文增设大学,取名为“九江南伟烈大学”,又称 “南伟烈书院”。九江南伟烈大学分预科、专科两类。1917年,因学校经济困难,创办了12年的南伟烈大学不得不忍痛停办,重新改为三三制的完全中学,更名为“九江同文中学”。
  在九江近代开埠和西方文化冲击的背景下,1872年秋,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妇女外洋布道团传教士昊格矩(Gertrude Howe)来到九江,1873年元旦,号称“美以美会妇女外洋布道会西渡第一人”的昊格矩女士在九江创办女子半日小学,1876年,改名为桑林书院。
  1898年,传教士李恺德为校长,在职三十四年,改半日女校为全日制学校。1907年9月,增设中学部。同年,为纪念美国密歇根州(Michigan)新华报副主笔儒励女士(Rulison),学校正式更名为儒励女子中学。儒励女子中学开九江女学之先河,这也是江西省最早的女校。
  1938年,因日寇逼近,九江危在旦夕,为不使学生失学,不使校史中断,同文中学和儒励女中历尽艰险,分别迁至重庆外郊璧山县和四川资中(1940年又迁遂宁),坚持办学。
  1949年5月17日,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中,九江回到了人民的怀抱。
  九江解放,同文儒励也获得新生。1950年6月10日,人民政府接管儒励女中,更名为“江西省立浔阳女子中学”;1950年6月11日,同文中学举行收回教育主权典礼大会,人民政府正式接办,更名为“江西省立浔阳中学”。第二年,儒励女中与九江同文中学合并。1952年,又更名为“九江市第二中学”。2001年,经九江市政府批准,“九江市二中”恢复使用原校名:九江市同文中学。
  在儒励、同文办学历史中,有两位校长的贡献之大,至今仍然是有口皆碑。吴懋诚,江西九江人,儒励女中1915年毕业生。毕业后,进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习,获学士学位,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深造,获硕士学位返国。1929年,吴懋诚继李恺德女士之后成为儒励女中的第三位校长,这是国人担任儒励女中校长的第一人 。她主持校务24年,热心教育,一生未婚,以校为家,对待学生如同子侄,直到1952年去世。熊祥熙,江西新建人,金陵大学学士,美国西北大学硕士,加尔第大学研究院学士。1928年,熊祥熙,出任同文中学校长。他掌校24年,直到1952年离校回沪。在主政同文中学期间,熊祥熙校长提出了“读好书,做好人”的校训和“读书与做人兼重,成人与成才并举”的办学原则,明确要求师长的任务“培养学生道德,提高学生程度”,使其在做人与读书方面,切实做到“一丝不苟,一步不松,一目不忘”。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,熊祥熙校长带领全体同文师生在重庆丁家坳,
  盖草房当教室,掘井取水,艰苦奋斗,坚持办学,校风学风一如既往,师生人数高达400多名,且多为四川子弟。现在,这些同文学子虽然年已耄耋,一想起熊祥熙校长在山坡上铲出的“法古今完人,养天地正气”10个大字,仍然是壮怀激烈。1942年,同文中学75周年校庆,原国民党中央副委员长、同文中学名誉董事长冯玉祥将军亲临学校,勉慰师生,表示祝贺。
  147年里,同文堪称爱国典范,道德教育一直是同文中学教育主要内容,强烈爱国情操一直是同文精神核心内涵,呼应“五四”运动,收回外国租界,庆祝九江解放,同文的旗帜总是率先在浔阳街头猎猎飘荡;即便日寇铁蹄践踏,同文流离千里,转至重庆璧山,也不忘坚持办学,坚持传播文化,坚持抗日宣传,坚持民族救亡。
  办学原则
  为了在新的时代发展得更快更好,学校明确了“坚持与时俱进,立足改革求发展;坚持以人为本,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第一要务;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,努力提高素质教育水平;坚持依法治校,实行民主管理,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”的办学原则,实施八大工程(外语特色工程、德育工程、师资队伍建设工程、名师工程、科研兴校工程、教育信息工程、绿色校园工程、管理工程),切实加强教育观念和内部管理改革,进一步加强学校机制建设,继续加强同文精神、同文文化建设,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、系统的科学思维、宽厚的基础知识、优秀的创新能力、品德高尚、理想远大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。要大力将同文中学办成一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科研的实验学校、辐射教育教学成果的示范学校、在省内省外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学校,努力实现早日进入全国优秀重点中学第一集团的宏伟目标。
  学风建设
  同文中学素以校风淳朴、治学严谨而著称。我们崇尚“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”,学校一切活动均以学生为中心,充分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成长规律。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,学校多年来教学成绩突出,中、高考升学率、择优率以及重点率稳居全省重点中学前列。
  为此,学校先后获得“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”、“江西省科研兴校先进单位”、“江西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”、“九江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”等上百项荣誉称号。时至2002年秋,同文中学以自己长足的发展和强劲的实力,实现了办学质量的历史性突破、办学规模的历史性突破和办学效益的历史性突破。教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,学校内部管理基本理顺,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实质性提高,实现了内强内功,外树形象的办学目标。
  发展前景
  学校将高举素质教育大旗,关注学生全面发展,造就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;继续强化德育工作,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;狠抓教育教学管理,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;秉承散原遗风,弘扬紫花精粹;继续遵循“严教、勤学、团结、奋进”的校训,努力营造“务实态度与创新精神并重,优良传统与现代理念共存,校风严谨又环境宽松、雍容大度又热情奔放”的校园文化,向管理要质量,以质量求发展,以一流的办学条件、一流的管理、一流的师资、一流的生源、一流的效益。争取建成省级示范中学。
  回首百年,厚重的历史给今天的同文人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;面对新世纪,改革的机遇和挑战给今天的同文人以开拓创新的无穷空间。心承前辈的谆谆教诲,怀揣创业的执着信仰,同文人将在素质教育的领域里乘风破浪,奋勇前进,创造同文人更辉煌灿烂的明天!